| 左手的韵味(丝路音乐) |
人民政法讯 据人民网 有多少人了解琵琶的历史? 琵琶来自中亚。在敦煌的壁画里,有好几种琵琶的样子。唐朝的时候,琵琶从波斯经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。中国在汉代的时候也有一种弹拨乐器,这两种弹拨乐器的结合形成了我们如今的琵琶。 今天,琵琶已经有很大的改变。在古代,开始琵琶由拨子弹奏,后来用自己的手指弹。20世纪50年代、 60年代开始改了,因为琴弦换掉了。以前是丝弦,声音非常轻,后来用的是钢丝弦,响了很多。这也是为了适应演出场合的变化,以前琵琶是一个小规模的演奏,现在都是很大规模的,所以现在都用假的指甲来演奏。 很多人可能知道《十面埋伏》。但是像《十面埋伏》这样的曲目,琵琶就两首,另一首叫《霸王卸甲》。就只有这两首是特别戏剧化的,张力很大。其他大部分曲目都是很平稳的、很淡雅的文曲。 我个人认为琵琶的魅力还在于文曲。文曲最大的特点是使用很多左手指法,比如按弦、推拉、吟揉、抹滑、打、带、颤等,讲究细微的变化和韵味,富含深沉的美学。这是其他国家弹拨乐器没有的。它在音符与音符之间经常留白,这一点很像中国画的留白。留白不是说这之间没有音乐,断了音乐,而是更注重音乐,这种留白比演奏的时候更抓人。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说“此时无声胜有声”,就是这种感觉。 每一个国家、每一个民族表达音乐的方式也不一样,东方人、中国人相对来说含蓄一点。譬如中国的古筝、琵琶、扬琴、古琴,都是文人的乐器,讲究意境。而像南美洲、非洲的音乐就比较奔放,因为他们都是在室外演奏。这种审美是有区别的,但并没有优劣之分。正是因为有不同的美存在于一个地球上,世界才变得有意思。 |
| 上一篇:冼星海的丝路故事(习近平讲故事) 下一篇:志高续约成龙 释放“中国制造”时代最强音 |
- 吴晓刚被中国周易新闻网聘为新闻中心副主任
- 安监总局:今年前十月生产安全事故下降两成
- 微软有望超越苹果成全球市值最高公司
- OPPO投2.16亿美元在印度建工业园
- 特朗普重塑美国贸易政策架构
- 多维创新助力以色列信息产业发展
- 韩公务员平均年薪近35万人民币 系普通人
- 阿根廷前总统被控贪腐 超6亿美元资产被冻
- 蒙古国再次跃升为内蒙古第一大贸易伙伴
- 俄罗斯贸易顺差1-11月下跌43.7%
- 马石油与和谐汽车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
- 雄县“燕南”:雄安文化的一面旗帜
- 庆祝建党98周年主题活动在天津市化学试剂
- 宣和书院“红心向党”将军部长公益文化交流
- 香山卫星地球站暨应急指挥信息系统验收在京
- 阮先锋应邀出席第五届中国资本论坛领
- 河北省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会杨志国会长受聘吉
- 纪念毛泽东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》七
- 广平供电分公司严阵以待迎战夏季用电高峰
- 建业·世和府:助力一带一路 胡正塬为豫商

